簡體詩詞作品介紹(七)至(十二): 高亦涵教授
最近有讀者發問:目前簡體詩詞這樣的作品數量多不多? 我們應該去哪裡尋獲這樣的作品?
我的回答是:簡體詩詞基本上是一個新提倡的一般性詩詞寫法原則,並不是個人偏愛的一種特別體裁的詩歌(如果僅是如此的話,就不值得我在這裏枉費苦心了)。我們希望推陳出新,推行有韻味而且容易寫作的中國詩歌,目的是普及大眾。
一.簡體詩詞是一種把詩詞曲和新詩的寫法都融合為一體,而依照最簡化的韻律而寫的詩歌。重點是:不依照陳舊的詩詞曲譜但是有古典韻味。音韻方面,我們簡化傳統的韻法,把基本要求降到最低限度。格式方面,活用二字音節,不局囿於陳舊的韻法規律。
二.請大家參考我最近在網上寫的“簡體詩詞”一文。這裏講的是一般原則,只要符合這些原則的詩詞,都可以算是簡體詩詞。這是現代人學寫古典韻味詩詞的一條捷徑,我希望與大家分享。
三.依照上述原則,一些漢朝樂府,唐前古詩,李白的將進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花非花,鄭板橋的道情,因為具有上述簡化韻法格式的基本精神,所以都可列入此類,這可以算是古人寫的簡體詩詞。
為 了說明上述原則,看過一些今人的作品之後,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古人寫的簡體詩詞。李白號稱詩仙,思想豪放,想像力豐富,擅長寫絕句和古體,不喜束縛較多的 律詩。他的基本原則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留下的許多作品,處處展現出明朗自然,和諧天成的本色。我相信這是得力於他學習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緣 故。這些樂府民歌,亦即不必遵守固定格律的民謠歌詞,也就是當時的簡體詩詞。李太白一生寫過十幾首七律,七十多首五律,但是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在那個年 代,他已經著意要衝破律詩的舊框架,開始在律詩的中間四句不用對仗。有天份和思想的人,畢竟不落俗套,由此可見他的創新精神。下面舉例一首長相思,活用了 三字句和七字句的巧妙結合,韻調鏗鏘,意境高雅,卻又帶著濃厚的浪漫民歌氣息。這種寫法,也正是現代人寫詩詞值得學習的地方。
〖長相思〗
李白
長相思,
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淒淒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歎。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
摧心肝。
簡體詩詞作品介紹 (八)
前人寫的簡體詩詞
── 千古佳作「花非花」
根 據前面所討論的簡化音律原則,許多古代的詩人早已經在簡體詩詞方面作過嘗試。我想,如果不是因為科舉的影響,這種形式的詩詞作品,必定早已大放光芒。詩人 們奔放的情感,高雅的意境,心中的節奏,本來不該受制於別人武斷的格律規定,而應得到自由的發揮。李白,白居易,鄭板橋,都可以認為是這掙破束縛運動的先 驅。
看過了上次介紹李白的「長相思」,自然不能不談白居易的「花非花」。「長相思」是一首樂府詩,「花非花」形式上比較像詞,有些詞書也 把它收集在內。然而,詞譜書裏卻找不到「花非花」這個譜調。它原來就是一首「不依照詩詞曲譜但是有古典韻味的詩歌」,這,就是簡體詩詞。如果有人把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簫聲咽……)當作最早的詞(可能是李白之作,也可能是後人嫁名李白的作品),那麼白居易的「花非花」絕對可以算是簡體詩 詞的最早作品之一。「花非花」看來是一首情歌,又似乎是作者抒寫自己的感觸,又好像有晚唐李商隱一些「無題」詩句的味道。要說李商隱的詩朦朧,這首「花非 花」更是達到朦朧境界的最上層之作。三、三、三、三、七、七字的句子,短短二十六字,含蓄蘊藉,可以引人無盡的遐思。你可以猜,這裏描寫的是相思,是夢 境,是懷念,是悵惘,也是那種來無影去無蹤,又自在又瀟洒的情感;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就是詩詞的韻味。可見詩歌的精髓不在長篇描寫(如散文詩那樣的平白累 贅),妙處在於精簡傳神,給人留下難忘的情韻;這也是簡體詩詞所崇尚的基本精神。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 霧非霧,
夜半來, 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簡體詩詞作品介紹 (九)
看 過了唐代詩人寫的簡體詩詞,我們且來舉例欣賞兩首「近代古人」的作品。其實,這類深有韻味的簡體詩詞,在五四以後的三四十年間,出現的很多。那段歲月,包 括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詩人雖然受到西方詩歌的影響,但是他們的情懷和氣質,仍然傳承著古典優雅的韻味。那時的教育制度與學校師資,和文藝界的品味,也比 現在高出許多。我們只要看看那時的歌曲詞句,真的與現在的歌詞不可同日而語。為甚麼現在的歌詞作者就很難得見到能寫出像「燕雙飛」,「漁光曲」那樣優雅的 歌曲呢?自然,每個時代的詩歌,也反映出政治因素和社會思想的變遷,當你眼見目前文化水準和品味的低落時,能不觸目驚心地發出一聲長嘆嗎?
二 十世紀初,中國出了一位奇人,他就是集詩書畫音樂藝術於一身的李叔同 先生(1880年生,39歲出家後號弘一法師)。他寫過許多高雅的詩句和歌詞,例如“金縷曲”,“春遊”,“早秋”,“西湖”等都傳誦一時。最出名的一首 「送別歌」,至今猶是傳遍海內外家喻戶曉的名曲。這首歌有景有情,感人肺腑。也是一首最值得模仿其寫法的簡體詩詞。押韻輕鬆自然,因此容易入樂。弘一大師 本是一位音樂家,因此他所作的詩詞都是很有韻味的歌詞。雖然沒有什麼格律的限制,但從字裏行間,我們仍可看到他對平仄音節的相間運用是經過一番匠心安排 的。三、五、七字的句子,運用得靈活自然。「今宵別夢寒」一句,道盡了天下的離情別緒。弘一大師已經圓寂61年了,令人感慨的是:為什麼像這樣高雅風格有 韻有味的歌詞現在似乎是越來越少了。
〖送別歌〗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下 面我們來欣賞他的一首簡體詩詞“早秋”,這種寫法,正是我們要提倡的詩歌形式。意境高雅,詞句通順,流暢自然,不用僻典,人人可懂。在音韻的調配上,開始 二句的前六字,仄(二字)音節和平(二字)音節交換使用,這和唐人七言律絕詩的方法一樣,其實這也是自然法則。第三句“幾許秋容”先用仄音節,打破唐人 “黏”的要求,接著下面“隔著垂楊柳”變成五字句,因此,雖然失黏,卻沒有音節雷同的問題。這是利用長短句來避免七言律絕“黏對”限制的有效手法。還有一 點,就是平仄通押,“舟、樓、流”是平聲,“柳”是仄聲;“瘦、縐”是仄聲,“秋、頭”是平聲,相間押韻,並無不妥。不像唐詩那樣嚴禁出韻,束縛詩意。如 果譜成歌曲來吟唱,句尾的平仄差別就更不顯著了。這兩點,都是簡體詩詞的好處特點。
〖早秋〗
李叔同
十里明湖一葉舟,
城南煙月水西樓;
幾許秋容嬌欲流,
隔著垂楊柳。
遠山明靜眉尖瘦,
閑雲飄忽羅紋縐,
天末涼風送早秋,
秋花點點頭。
簡體詩詞作品介紹 (十)
距 今大約60年前後,有一首傳遍神州大地的歌曲「玉門出塞」,歌詞作者是羅家倫先生。他與傅斯年等人都是五四運動的健將,曾任中央大學校長、中國駐印度大使 等職。歌詞中描寫玉門關外的塞上景色,生動感人。「過瓜田碧玉叢叢」,「望馬群白浪滔滔」,妙喻天成,何等氣派。尤其作者從眼底風光,緬懷漢唐,耽心外國 碧眼兒覬覦我們的西域,激起一股愛國熱情,令人振奮。這首詩押韻順暢自然,毫無一絲牽強。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平仄通押。開始時用“曉”“好”“照”“島” 仄聲字押尾,後來用“滔”“超”“鵰”押平聲字。這種同韻平仄互換,也是我們簡體詩詞所提倡的打破舊聲韻桎梏的手法。羅先生學貫中西,溫文儒雅,談吐不 凡。記得1967年我和幾位科學界的朋友應邀到台灣講學,在中央黨部舉辦的歡迎晚宴上,我的座位恰巧在他的旁邊。交談之餘,我順便問起他寫「玉門出塞」時 的情懷和背景,一時間,他的情緒似乎很是激動,連連嘆氣。那時他已年屆高齡,是人稱的“黨國元老”,可是講起往事,彷彿一下子又恢復了少年時意氣風發的樣 子。雖然歲月無情,世事滄桑,只剩得老人多少嘆息和無奈,但是那份永遠不老的愛國情操,卻留給後人無盡的懷念。
〖玉門出塞〗
羅家倫
左公柳拂玉門曉,
塞上春光好,
天山溶雪灌田疇,
大漠飛沙旋落照,
沙中水草堆,
好似仙人島。
過瓜田碧玉叢叢,
望馬群白浪滔滔,
想乘槎張騫,定遠班超。
漢唐先烈經營早,
當年是匈奴右臂,
將來更是歐亞孔道,
經營趁早,經營趁早,
莫讓碧眼兒,
射西域盤鵰。
簡體詩詞作品介紹 (十一)
這 次介紹一首寫法接近語體新詩的簡體詩詞。我們提倡簡體的辦法,就是希望要融合古典與現代的詩歌,許教授這首“舊日台北的夜聲”正是循著這個途徑而行的成功 之作。全詩用的是語體式的表達法,清新自然,讓讀者容易領會,卻又蘊涵深意,令人回味。不像一些新詩那樣平白無味,更沒有一些所謂“現代詩”那種擅造不通 詞彙的亂象。寫詩要讓人看的懂,還要留給人迴旋品味的空間,作者都輕鬆自然地做到了。
這首簡體詩,有別於一般的新詩,最得力之處顯然在於作者用韻 的工夫。使人讀後好比聽過一首親切近人的歌曲,有餘音繞耳之感。這首詩,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描寫以前出現在台北夜裏的各種聲音。凡在台北住過幾年的人, 都能很容易地感受到那些發生在自己身邊親切而又熟悉的聲音。只可惜餛飩擔、按摩人,如今似乎都已消失無蹤了。台灣的郵政服務,一向頗得好評,無論風雨,不 分晝夜或假日,綠衣人總能把掛號信送到府上。尤其送來的如果是一封萬金家書,更能使人覺得無比溫暖,對綠衣人心存感激。這詩裏有來自腳踏車、餛飩擔、按摩 人、綠衣人實實在在的聲音,也有無聲的慈母愛心的回應,匯集成一首現實生活中動人的交響樂曲。如今時過境遷,回首一下那些逝去的歲月和純樸的社會百態,能 不令人回味無窮。
在詩詞中描寫各種聲音,並非易事,古典詩詞中所見不多,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傑作。如果作者想要描寫腳踏車、餛飩擔、按摩人、綠 衣人所發出的聲音,運用簡體詩詞的變通辦法,就會比古典詩詞的寫法靈活得多了。同時,作者也使用了平仄通押的技法,“聲、鈴、停、輕、音、寧”等字是平 聲,而“近、靜、信”則是仄聲,間隔出現,渾然天成,沒有絲毫不順之感 (在舊詩的框架裏,這種“出韻”是不被允許的),這也是脫離舊詩詞音韻格律的優點。有心的讀者,當可從這裏看到許多掙脫舊詩詞音律的好處了。
〖舊日台北的夜聲〗
許翼雲
自行車回家的鈴聲,
的鈴!的鈴!
餛飩擔的木鐸,
篤篤! 篤篤!
時起時停。
按摩人的笛聲,
由遠而近,
探路的杖聲,
由輕而重! 由重而輕!
夜已深, 一切歸於平靜。
突然,一聲門鈴,
綠衣人的呼聲:掛號信!
“來了!”一個蒼老顫抖的聲音,
那倚閭白髮,
正盼著游子一紙報安寧。
簡體詩詞作品介紹 (十二)
冰 心女士是中國的一位傑出女作家,享譽文壇數十年,歷久不衰。她早期在美國讀書的時候,用當時的語體新詩手法,寫過一首短詩“相思”,流傳多年。這首詩在幾 十年前,被列為新詩。然而其恬淡高雅的意境,順暢自然的用韻,和目前流傳的所謂現代新詩對比,相去何止霄壤。現在我們把這首長短句的押韻詩,歸入簡體詩詞 之列,也希望能夠推廣這種近於語體的寫法,讓年輕的詩人容易參與寫作有韻的詩歌。
詩中字裏行間,我們可以看到冰心女士高深的文學修養。在 屋內,燈明人靜,思念心中的人,無計安排,想到室外換個氣氛。豈料冷月相窺,映著雪地上的枯枝影子,仍然纏繞著相思而揮之不去。這種意境,可以和李清照的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比美。這“冷月相窺”四字用得妙,可以對照李商隱的詩句:“夜吟應覺月光寒”。詩人寫孤寂和無奈,無論是不是雪 夜,自然使人覺得月亮會泛出寒光,那是月光映照著心裏的寒意。區區四字,令人回味聯想無窮,這就是詩歌隱喻的妙處。可憐現在有些自命為現代詩的作者,不但 平白無味,又專愛標新立異,故意規避前人用過的詞句,像“冷月”、“落花”這些優雅精美的用語都在他們的“避而不用”之列。而且,他們又找不到更好的詞 句,於是亂編一些不倫不類的怪語,弄得讀現代詩如猜字謎,讓人倒盡了胃口和詩興。中國的詩壇,如果讓這種人佔據,那真要遺臭萬年了。
有人 問過,「披上裘兒」一句如何押韻,答案是“兒”字在舊式詩韻裏屬於“四支”韻,讀音如“尼”(吳音“兒子”的“兒”),可以和“思”字押同樣的韻。唐詩金 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其中的“兒”字也是用的“四支”韻。看起來應該可以和“啼、西”同一韻腳了吧。可 是作詩若以平水韻為準,因為“啼、西”屬於“八齊”韻,即使這樣還是難逃“出韻”的批判。可憐的古代詩人,被那一部武斷坑人的舊韻書害得承受了多少折磨苦 難。這種不合理的聲韻要求,是不是早該改革了。
〖相思〗
謝冰心
避開相思,
披上裘兒,
走出燈明人靜的屋子。
小徑裏冷月相窺,
枯枝 ──
在雪地上,
又縱橫地寫遍了相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