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星期一

〖中華傳統詩歌詞曲之流傳與方向〗: 高亦涵

文章摘要


詩歌是文學領域裡的精華結晶。中華民族是愛好詩歌的民族﹐在歷史長流中﹐溯自古代詩經以迄近代五四期間﹐詩歌詞曲的形式固然受當時的政治社會生活形態之影響而有所改變﹐但其基本風格與內涵﹐緊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思維﹐千古不易﹐形成一套優雅的傳統詩風體系﹐亦即為廣大民眾所喜愛的傳統詩歌。

五四以後﹐新詩興起﹐中國文壇受西洋文化的影響﹐而且沒有科舉制度的支撐﹐傳統詩歌的普及與流傳受到巨大衝擊。時至今日﹐更由於工商業社會結構之急速轉變﹐傳統詩歌已經漸趨沒落之勢﹐失去其應有的光華。許多報章媒體﹐甚至拒絕刊登傳統詩詞﹐而詩歌教育缺乏效率﹐青年學子能夠深入研習欣賞傳統詩歌詞曲的人數也逐漸減少。此一現象﹐實屬中華文化之不幸。

近十餘年來﹐由於中文電腦網絡日趨普遍﹐幸而也為傳統詩歌之傳播另闢蹊徑。文學界如能因勢利導﹐趁此大好時機﹐發展出一套適合現代網路傳播功能的詩歌體系﹐則振興詩藝﹐發揚光大中華固有傳統詩歌文化﹐將大有可為。然而許多技術層面的問題﹐及如何消弭傳統與新詩之間的無謂競爭和互相排擠﹐進而將傳統詩詞與現代詩歌融為一體, 亟須海內外文藝界共同努力。

本文由歷史觀點出發﹐比照目前社會結構與詩歌教育傳播方式﹐就如何適應網路傳統詩歌的流向﹐作一簡單探討。並提議建立統一精簡傳統詩詞的方案﹐以利早日促成傳統與現代詩歌接軌﹐讓優雅韻味的中華詩歌﹐綻放新生的光彩。


1. 五四以前歷代詩歌詞曲的嬗變

詩歌是文藝與智慧的精粹結合。中華民族是愛好詩歌的民族﹐溯自先秦民歌以迄近代所傳誦的詩歌詞曲﹐雖然形式與體裁受到歷來政治社會生態之影響而多所改變﹐但其基本風格與內涵﹐繼承著中華民族特質的文化思維﹐形成優雅的傳統詩風﹐獨具特色。

中國第一部有完整記錄的詩歌集著﹐當推詩經。風雅頌主要內容是累積記載民間故事歌舞慶典和祭祀的篇章。樸實無華的基本四言句式﹐也表現出早期的淳良民風。漢代興起的樂府民歌﹐以及延續至建安正始期間的現實主義傳統,處處都展現那時期質樸平實的詩歌語言﹐真率自然﹐明白淺顯。體裁上普遍采用五言句式﹐不重形式上的雕飾﹐更沒有音韻結構與格律上的限制。由先秦至漢魏樂府,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創作崇尚自然風格的燦爛時期。

兩晉時代﹐形式主義蔓延泛濫﹐詩歌創作逐漸走上舖采駢驪堆砌辭藻的道路,以致內容漸趨空泛。這期間幸而出現了東晉的陶淵明﹐南北朝的謝靈運謝朓庾信鮑照等傑出詩人﹐繼承並發揚漢魏樂府詩的現實主義傳統﹐而且開創了標榜自然的田園山水詩風。優秀的五七言樂府詩於是得到高度發展﹐也創造了五七言四句的絕句詩體和變化長短句的古詩體和雜言體﹐奠定了唐近體詩的技法基礎。南北朝時期在中國詩壇上還有一項重大貢獻﹐就是四聲的發現。南齊永明年間,聲律之說盛行﹐由是詩歌創作開始講求音調與格律技巧。永明體的形成﹐亦即格律詩的開端。音韻固然是詩歌的重要命脈﹐但是過份講求音韻聲律的結果﹐卻引致齊梁時期的綺靡之風﹐造成詩歌內容虛浮貧乏。到了隋朝﹐在中國詩歌的發展上雖然只屬於一個過渡時期﹐但是由隋文帝時開始的科舉制度﹐卻對後來的詩詞寫作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魏晉南北朝至隋代也可說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轉折變革時期。

唐朝把詩作列入科舉﹐開科取仕﹐基於功利作用﹐使得天下書生舉子都來參加作詩行列﹐因而引發歷史上詩歌創作質量上的的空前輝煌時代。清康熙年編的全唐詩共收集唐朝詩家2200多人的作品48900餘首﹐近代中華書局出版的全唐詩補編又加了五千多首﹐洋洋大觀﹐令人嘆服。唐詩的律絕體裁雖然在初唐時期即已定型﹐但是由初唐至晚唐﹐詩風卻經過很多變化。初唐 (618-712) 年間﹐始期趨尚六朝唯美艷麗的作風﹐注重形式工夫﹐然而也為五七言律詩奠定雄厚基礎。待到陳子昂出﹐推崇務實的漢魏風骨﹐才一掃齊梁餘習﹐從而拓寬了詩歌的領域。盛唐五十年 (712-762)﹐國家富強﹐佳作如雲﹐詩歌內容廣泛豐富﹐各種風格大放異彩。尤其出了李白杜甫二位奇才﹐各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詩歌風格推向高峰。中唐(762-825) 時期更是詩風鼎盛﹐白居易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為寫實派詩歌開闢了新的領域﹐而韓愈又另闢蹊徑敢寫險怪幽僻﹐俱為求變創新精神立下典範。晚唐(825-906)前後﹐國力式微﹐經濟民生衰退﹐詩歌也多呈衰敝病態。

宋詩數量上及人才雖亦不少﹐然而頻受內憂外患的困擾﹐社會動蕩﹐漸漸流於議論說理及形式主義,詩作枯燥無味﹐自無法與當時興起的宋詞相提並論。宋代在詩歌上的最大成就當然是詞。其實﹐詞起於民間﹐在隋朝及中唐已經開始流行﹐形式活潑自然﹐文字淺顯明白。唐代劉禹錫白居易溫庭筠韋莊以及南唐后主李煜都擅寫詞,語言很多接近口語,於革新唐詩的藝術表現上極有貢獻。北宋的詞盛極一時﹐婉約豪放﹐各顯風騷。詞至南宋﹐已達高峰。但是格律技巧過度精緻﹐除李清照辛棄疾等名家外﹐其餘多喜堆砌辭藻﹐缺乏充實內容﹐遂致脫離群眾﹐喪失活力。宋詞無法脫穎而出而成為揮灑自由的詩歌體裁﹐主要原因在於形式上過份遵從詞牌的音韻成規﹐雖然有人想出“變調”﹐增減詞牌字數等等變通辦法﹐但是無法普及﹔最後只好深陷於聲律的窠臼之中而漸趨沒落。

繼宋詞而起的元曲﹐其命運和宋詞有些相似之處; 原是元代流行於北方的民間歌曲﹐歌詞淺顯明白﹐曲調活潑流暢﹐而且帶有濃厚的遊牧民族色彩。元人入主中原﹐隨著政治版圖的擴大﹐也逐漸融合契丹女真蒙古各族和漢人的音樂文化。文人開始創作新的歌詞以配合原具北方特色的胡樂﹐後來歌詞創作發展迅速﹐漸與原來的曲牌音樂脫節﹐於是形成一種獨立的詩歌體裁。文字內容豐富﹐清麗豪放﹐各有所擅﹐如元好問及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所寫的曲詞﹐ 抒情狀物﹐意境高遠﹐雖有宋詞韻味﹐然而相較毫不遜色。對於中國的詩歌發展﹐元曲有二大貢獻﹕一是在音韻上﹐元曲保持了北方口語的特點﹐不用入聲﹔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顯示雖無入聲字﹐一樣可以達到感人的效果。二是元曲有散曲與劇曲兩類﹐散曲屬於可以清唱的詩歌﹐劇曲則屬於表演戲劇性質﹐劇詞中不乏優雅動人的佳句﹐亦有詩詞的效果﹐這種藝術表達方式﹐也為明清兩代的戲曲文化奠定了基礎。

明初詩人﹐有一地方性特色﹐名家多數出於南方﹐詩風不夠豪邁廣闊。永樂奪權後﹐又著意粉飾太平﹐詩詞多半流於臺閣體般的應酬之作。詩歌缺乏創造性﹐一旦變成羔雁之具﹐必定走向下品。一批人崇尚學摹唐詩,提倡“詩必盛唐”﹐但只能做到得其貌而失其神的地步。雖然少數人具有高尚情操﹐表現自由解放的個性﹐只是受限於低格調的大環境﹐明代詩壇在擬古與反擬古的矛盾中反復掙扎﹐終難有傑出成就。 晚明萬曆後﹐政局腐敗黑暗﹐詩詞更帶有理學氣味﹐缺乏感性﹐枯燥無味。倒是一些深曉民族大義的詩人﹐如顧炎武錢謙益吳梅村﹐感於興亡身世﹐將一腔熱情化為動人的詩篇﹐跨越朝代﹐反而成就了清初詩壇的繁榮。

清代詩家﹐除了清初一些具有獨立創作風格的明朝遺留詩人外﹐作品和流派雖多﹐乾隆以後﹐多數都未能擺脫擬古和形式主義的前人框架。直到清朝末年龔自珍 (1792--1841) 之後始出現先進思想與浪漫主義精神,打破了清中葉後的沉寂。尤其鴉片戰爭後﹐中國政治社會急速轉型﹐進入近代史期﹐固有文化亦受外來力量影響﹐詩風由是轉現對現代社會有所批判和追求。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丘逢甲等新派詩人﹐對中國詩歌脫離封建社會思想﹐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黃遵憲主張“我手寫吾口﹐古豈能拘牽”﹐被公認為晚清“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掙脫刻板的擬古思想﹐一掃陳腐暮氣﹐更可視為後來白話詩運動之先驅。

五四以後﹐中國社會因為西洋文化的衝擊﹐傳統詩歌也受到新興思想的排擠﹐似乎變成一種可有可無的舊時代遺留文化﹔時至今日﹐更因為舊派詩人缺乏改革的勇氣﹐又沒有良好而普遍的詩歌教育﹐入門困難﹐鮮見年輕人參與﹐整個傳統詩壇﹐面臨苦悶的局面﹐使得原來優美的詩風﹐漸失應有的光采。


2. 由文學社會生態看歷來詩風與詩藝的轉型

詩歌詞曲是人寫出來的﹐自然受到社會環境生活形態的影響。歷朝的作品﹐也反映出當時詩風和詩藝的轉變。由於政治社會結構與風俗習慣的不同﹐每一個轉型期﹐都會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因而孕育出一些傑出詩人詞客﹐帶動不同的詩歌風格和詩藝的改革更新。詩風包含文人的詩思意境和氣質﹐詩藝包括音韻結構與格律技巧﹐於是產生了許多不同體裁的詩歌詞曲﹐幾千年來﹐蔚為大觀。

由先秦民歌至漢魏樂府詩﹐音律規則尚未定型﹐詩歌創作以質樸平實的四五言句式為主﹐崇尚自然風格。到了魏晉南北朝﹐詩歌創作逐漸走上形式主義的道路﹐加上四聲的發現﹐詩人傾向講求音調格律技巧﹐詩歌內容轉趨雕飾虛浮﹐逐漸造成綺靡詩風。直到寫實派先驅唐代陳子昂出﹐崇尚雅正詩質﹐才扭轉了這股風氣﹐開啟李杜盛唐的輝煌局面﹐延續至中唐﹐百餘年間燦爛不衰。 由此可見﹐即使前人已經奠定了律絕句的良好詩藝﹐必須等待有創新思想的人才出來﹐方可帶動豐富內容的詩風﹐屹立於文壇。所以韓愈稱讚說﹕「國朝文章盛﹐子昂始高蹈」。

每種詩歌藝術﹐發揮到了極致﹐文人自然會尋求另一形式的突破﹐這原是文明進步的自然法則。詩至晚唐﹐無論體裁與內容﹐都已發展到達高峰。是以宋詞的興起﹐自有其基本精神﹕

A. 掙脫唐詩五七言的固定形式﹐發揮長短句的靈活彈性。
B. 放寬官定詩韻的嚴格限制。

這種精神﹐應是文人思想追求解放音律桎梏的自然趨勢﹐但是由於早期創作之詞與音樂的關係過份密切﹐音韻要求反而變成對詞句平仄的死板限制。雖然後來的詞作與音樂逐漸脫節﹐詞韻也比詩韻較為寬鬆﹐但是嚴格遵從詞牌的習慣已經植根過深﹐竟致無法擺脫。詞的創作重又陷入另一個固定聲律的窠臼﹐延續至今。

元曲捨棄入聲字﹐而且善於活用長短句﹐本是詩歌體裁極好的自然變革。可惜一批曲詞作者﹐觀念死板﹐過份固守前人曲牌的平仄規定﹐自困於呆板的音律限制﹐失去改革走向自由發揮的大好機會。到了元朝末年﹐曲詞作者﹐更趨尚典雅工麗﹐講究辭藻格律﹐導致元曲漸失原來的渾樸本色﹐正如宋詞受困於嚴謹音律一樣的命運﹐隨著政治而衰微﹐終於走向沒落。

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詩歌的三座高峰﹐唐詩境界寬闊﹐宋詞深長含蓄﹐元曲自然坦率﹐各有其發揮獨到之處。由詩到詞﹐再轉變到曲﹐可以看到前人在衝破音律桎梏上的傾向和努力。詩藝上雖有突破﹐但是思維上最後都缺乏普及創新的勇氣。其中間的轉變﹐都不脫一個共同法則: 詩藝發展到了極致﹐成功的作者就特別講究技巧﹐於是變成了只有高級文人始能染指的學問﹐一般人覺得入門越來越難﹐只好另謀出路﹐而原來精緻的藝術﹐也逐漸脫離了群眾。晚唐的詩人﹐過份用典﹐造句艱澀﹐自己固然得到某種精神滿足﹐但是詩歌內容無法融入社會大眾﹐或是淪為“羔雁之具”﹐這類詩風﹐現在不幸仍有遺存。宋末詞家﹐居多深通聲律﹐然而過份重視諧韻琢句﹐修飾了外表﹐冷落了內容﹐只合個人嘆世寄情﹐卻無法帶動詩歌發展創新的風氣。元末的曲家﹐亦復承受著和宋末詞人相同的命運﹐趨尚麗藻工律﹐忽略了發揮元曲原來的自然本色﹐寫曲又變成僅屬名家專長﹐無法振興突破﹐達到普及通變的效果。到了明清兩代﹐多數的詩人一直在擬古的圈子裡打轉﹐跳不出前人既定的界囿。一股“詩必盛唐”的食古不化風氣﹐不知扼殺了多少希求創新的思想。詩人沒有突破的機會﹐有的遂轉向戲曲或小說方面發展。湯顯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紅樓夢﹐都有感人肺腑傳誦不朽的詩詞句子。尤其曹雪芹借紅樓人物之口﹐寫出許多衝破詩詞曲音韻舊律的長短句﹐卻又維持古典傳統的優雅風格﹐只可惜附會的人不多﹐未能及時造成新的改革風氣。 這種文人守舊畏縮的習性﹐只會守著前人的餘蔭﹐缺乏創造精神開拓新局﹐終致傳統詩歌日漸衰敝﹐良可慨惜。

五四時代的文學革命﹐新詩誕生﹐無疑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創舉﹐讓思想意識自由發揮﹐基本用意﹐有其可取之處。但是事經八十多年﹐新詩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問題﹐至今猶在摸索試驗階段。新詩的特點是採用口語表達﹐初期在形式上近於西洋的自由詩(free verse)﹐這個“自由”的觀念﹐不幸引起了一些人的曲解﹐誤以為有了自由就可以完全不要音韻節奏。多年來,新詩作者對自由詩與格律詩的爭論﹐一直不斷。結果是新的格律沒有建立﹐卻把原來美好的秩序破壞了﹐同時無情地糟塌相傳數千年的優雅詩風。胡適要造舊詩的反﹐他說:「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見嘗試集)。然而八十多年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胡適說的話﹐粗率有餘﹐深思不足。當初的那些說法﹐只能利用來作革命初期的口號﹐並不能引導新詩走上康莊大道。缺乏音韻基石的支持﹐許多新詩已經走入岐途﹐形同分行寫的散文。所謂“現代詩”的時代﹐不幸由於過度放縱形態﹐漠視音韻節奏﹐讓大眾倒盡了胃口﹐終於難逃逐漸衰敝的命運。

時至今日﹐中華詩歌正面臨一個苦悶的時代。過份放縱的現代詩已經顯示此路不通﹐而傳統的詩歌詞曲﹐也因飽受新詩派的排擠﹐失去原有的光環﹐欲振乏力。一些平面媒體﹐報刊雜誌﹐對傳統詩詞多持負面態度﹐海內外許多地方的報章副刊﹐甚至拒絕登載傳統詩詞﹐而去刊載一些無韻無味的現代散詩。更因為文學界缺乏出色而能領導群倫的人才﹐竟讓新詩與傳統詩之間形成無謂的對立﹐弄得兩敗俱傷﹐阻撓進步。所幸近年來由於電腦網絡的興起﹐才使得傳統詩歌的作者﹐不必再忍受那些報刊無知編輯制約的悶氣﹐找到一個可以發揮的空間。然而要打開沉悶的僵局﹐現代詩壇亟需出現今世的陳子昂﹐發揚務實精神。傳統詩詞不應再迷信舊式格律和倚賴方言而生存的陳舊詩韻﹐要爭取與新詩的自由精神接軌﹔而新詩界也應該學習融入音韻節奏之美﹐勿忘優雅的古典詩風。如何革新詩藝﹐發揚雅正詩風﹐以免重蹈唐宋元三代末年及嗣後明清數百載的衰落命運﹐仍有待大眾的共同努力。


3. 詩歌文化的教育問題與傳播方式

傳統詩歌詞曲的流傳﹐顯然與詩歌文化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早期的詩歌教育﹐主要是舊式的口授心傳。而且由於科舉的功利主義影響﹐一般學子從小就由父老塾師耳提面命﹐背誦許多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古典詩詞的著作。這種教育方式﹐最大的弱點在於缺乏統一性。各地使用自己的母語方言﹐發音沒有一定準則。為了科舉應試﹐就有了官方制定的詩韻專書。用這種沒有語音科學根據的韻書權為標準﹐更加上方言對入聲字的讀法因地而異﹐詩詞的吟誦和作法﹐也隨各地習俗而無法統一﹐於是在失去了科舉的推動力之後﹐造成詩詞普及的一大困難。

以往口授心傳式的詩歌教育﹐雖然對中華固有文化的傳承﹐曾經有重要貢獻﹔但是﹐如果我們從廿一世紀的現代立場來看﹐這種陳舊的教育方式﹐效率不高。時代在進步﹐社會生活形態在變﹐教育方式自然應該改變。現代的中小學生﹐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跟隨父老塾師整日“學而時習之”般去背誦古典詩詞 (這是早期著重方言讀寫﹐傳授詩詞的一般傳統方法)﹐他們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數理化生物經濟會計以及外文。以後的現代詩歌教育﹐必須依靠學校群體有效率的統一傳授。所以﹐建立一套方便可行統一音韻和語法的詩歌體系是非常迫切需要的。

除了學校的教育﹐還有一條資訊交流的管道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充份利用電腦傳播詩詞。近年來﹐中文電腦的開發﹐為詩詞傳播打出一片天地﹐對發揚中國文化﹐作出巨大的貢獻。一台電腦﹐網絡縱橫﹐可以讓你隨時與全球各地的詩詞同好直接交流。以前﹐很多古典詩詞愛好者﹐受到報章刊物不登傳統詩詞的無理限制﹐現在幸好可以經由網路衝破這層障礙。文學界如能因勢利導﹐趁此大好機會﹐發展出一套適合現代網路傳播功能的詩歌體系﹐則振興詩藝﹐發揚光大中華固有傳統詩歌文化﹐將大有可為。而拓展這個局面的必經途徑﹐則是統一及簡化音韻格律﹐使得人人都可在網上自學詩詞﹐方便寫作﹔音韻方面﹐自然不能再依靠方言口授﹐而是要充份利用普通話漢語拼音(為方便計﹐以後普通話漢語拼音可以簡稱國音)。

有些比較保守的朋友﹐擔心用普通話讀詩﹐會缺乏韻味﹐這完全是習慣上主觀意識的問題。其實﹐我們在電視上常常看到﹐用普通話朗誦古典詩詞﹐絕對不比用方言吟誦遜色﹐更重要的是人人可懂。現在書店裡常可買到的CD詩歌教材﹐都是用普通話朗誦的﹐發音清晰﹐韻味動人。我們知道﹐一首詩詞能夠感人﹐主要在於它的內容﹑煉字﹑意境﹑節奏﹑韻味和感情﹐偏執使用方言的吟誦雖然可能襯托出一些特別音韻效果﹐但是若要一般群眾會意而容易學習﹐還是要靠普通話才能辦到。

總之﹐我們希望詩歌能夠走入學校﹐走入大眾﹐作者們先要寫出能讓一般群眾容易了解並且聽得懂的詩詞。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詩詞音韻必須要先做到能夠普及的標準﹐除了大家用普通話押韻﹐沒有其他的選擇了。我們並非有意反對入聲字﹐而是普通話裡根本沒有入聲字。由此﹐不必再有方言吟誦或入聲字存廢問題的爭論﹐只要大家了解大勢所趨﹐虛心順應潮流﹐服從多數中國人的選擇儘量使用普通話吟作詩詞﹐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天下從此太平。


4. 革新詩藝﹐因應網絡時代的詩歌傳播
------- 統一詩歌語言﹐發揚優雅傳統

人類的知識日漸增進,因而社會生活形態也隨之改觀。有鑒於工業革命之後﹐引發人類日常生活的巨大變遷﹐再看電腦的發明﹐對文化生態的深度影響﹐自不待言。廿一世紀的今日﹐知識傳播﹐很大部份要倚仗現代電腦資訊的傳遞﹐這已經是一個網絡文化盛行的時代。詩歌詞曲的傳授﹐除了少數學府專門科系設置的課程以外﹐書刊媒體所能負載的詩歌傳播數量和效率﹐已難以適應現時代迅速演變的需求。因此﹐如何革新詩藝﹐因應網絡時代的知識傳播, 應是文學界需要重視的一個課題。

文明進步﹐一方面需要靠文化傳承﹐也同時需要吸取新的和外來的思想。任何藝術文化﹐如果完全執著於過去﹐就越接近於被淘汰。詩是寫給當代人看的﹐必要運用當代的語彙﹐才能和當代人的感性互相呼應﹐引起共鳴。所以﹐如何不“以新廢古”﹐卻同時又要“推陳出新”﹐注入現在日新月異的思想和生活品質﹐是一重要關鍵。在使用現代化語言的時候﹐更要注意維持傳統的意境和風格﹐以免失去古典中華詩歌的韻味。為了這個目的﹐建議可以推行一個革新現代詩藝的方案﹐致力下列兩個主要方向﹕

A. 簡化統一音韻

科舉已經廢掉一百多年﹐政府正式頒佈根據語音科學編出的漢字拼音也近九十年﹐雖然近年來漢語拼音漸見普遍﹐但是進度太慢。現在還有這麼多的人不會靈活運用漢語拼音的普通話﹐不能不說是中國語言教育上的一大失敗。現在中國人廣泛通用的正式語言是普通話﹐普通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佈的“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普通話”一詞由此以明確的內涵被廣泛應用。

要想普及中華詩歌﹐單靠地方色彩的語言是不夠的﹐何況方言必要靠個別地方的老師來傳授。如若仍舊因循古老方言口授文化的辦法﹐父以教子師以教弟﹐長此以往﹐各地自行其是﹐缺乏全面性教學的效率﹐事實證明﹐當那些方言老師逐漸凋零以後﹐優美的中華詩歌﹐勢必漸趨沒落。所以﹐方言雖然不可放棄﹐但是在擁有地方語言特色的詩詞之外﹐我們還需要建立一套讓所有中國人都能享用又能普及教育的詩歌體系。精簡音韻之道﹐今後的詩詞一律應以漢語拼音的口語發聲為音韻標準。學會這個方法﹐如有任何問題﹐只要查一本通用的字典就夠了﹐再不用去找那陳舊而無語音科學根據的詩韻(如平水韻)。有些人由於以往所受的詩詞教育多以方言為主﹐作詩時的思維﹐仍然停留在方言古韻的圈子裡﹐這些人也常常利用“入聲字有特別韻味”作藉口﹐其實只是習慣的問題﹐頑固而不肯隨時代進步接受語音科學的結果。詩歌語言一旦獲得統一﹐以後寫作詩詞﹐只要你會唸中國字﹐就沒有失韻的問題﹐一本新華字典﹐就是標準的大眾韻書。這和查韻書不一樣﹐翻字典當然比查閱古韻書方便﹐何況大部份時間﹐除非你不會唸字﹐根本就不用查字典。試想﹐讀音完全可以自學﹐作詩不用再查對韻書﹐隨時隨地都可成詩﹐是多麼方便又愉快的事。以後大家若能應用漢語拼音寫詩﹐自然容易更方便地利用網絡交流詩歌創作﹐達到普及大眾之目的。

B. 簡化格律﹐方便自由發揮詩思

詩歌為了增強節奏及聲調的韻味和整齊的美感﹐對詩句的字數和句數作適當的安排﹐於是就有某種格律的出現。古風詩歌中有四言﹐五言﹐七言﹐還有五七﹐三七﹐三五七等混合的雜言詩﹐可見古人對字數的編排是很自由的﹐而且允許上去通押及三平調的存在。自從發現四聲﹐然後二元化為平仄﹐而這平仄律的應用﹐也隱含著人類語音中的長短律﹐輕重律﹐及高低律的搭配﹐原是一個突破性的成就。唐代對五七言律詩平仄和“黏對”的安排﹐本身也是合乎科學的。為了因應電腦網絡時代的詩歌文化交流﹐進而開展雅正詩風﹐消弭傳統與新詩的對立﹐以往的嚴謹格律﹐必須簡化。如此始能方便發揮新詩的自由精神﹐而又不失傳統詩歌的韻味。

古典詩詞中的格律﹐有些是由音韻規律演變出來的﹐這還可以算是合乎語音科學原則的。另外有些格律是由於某些人武斷定下的﹐是不科學的。成因也許不同﹐但格律是初學者的絆腳石﹐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格律有令人可畏的地方﹐也有可取之處﹐不可一概而論。只可惜﹐一些新詩作者﹐不知其中的好壞﹐竟然把節奏格律完全拋棄﹐這種矯枉過正的作法﹐也就造成今日新詩的亂源。新詩放棄了韻律的美質﹐換來的竟是空洞的自由。在變化的過程之中﹐引進了許多西方詩歌文化的觀念﹐原則上固然沒錯﹐可歎的是許多新詩詩人漸漸地迷失了自己﹐結果是既丟失了傳統﹐只撿來些別人的糟粕﹐得少失多。

其實﹐詩詞的格式﹐可以根據它的內容而變化。只要能用優雅的詞句和韻味來表達美好的意境﹐傳統詩詞曲和語體詩的風格﹐都可以包容在內﹐不分彼此。我們要儘量放寬格律﹐但卻不能完全放棄音韻和節奏規則。我們不以出律為標榜﹐但也不主張因為不遵從舊律就可以隨便亂寫。詩歌應有音韻節奏﹐所以也要符合一些最最基本的音韻原理。著重典雅的韻味﹐雖然沒有嚴格的形式規定﹐但也要盡可能留意平仄的調和﹐因之理想的革新方向﹐應為寫作「不依照舊詩詞曲譜但是有古典韻味的詩歌」。

欲求簡化格律﹐可先了解格律的起源﹐還原至一般傳統格律的基本結構。格律的形成﹐目的在調配平仄﹐本身是合乎語音科學原理的。平仄律看似複雜﹐其實它的基本應用原理﹐確實非常簡單。說穿了﹐只是「二字音節」的靈活配合而已。二字音節一共只有四種可能的組合: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每一組合的第二字有固定基標作用﹐舉足輕重。第二字為平聲的﹐叫做「平音節」﹐第二字為仄聲的﹐叫做「仄音節」。在詩詞中﹐將「平音節」和「仄音節」儘量交錯應用(音節的第一字常允許可平可仄﹐視詩詞的內容而變﹐所以真要留意的只是第二字而已) ﹐就可以達到符合平仄律的基本原則﹔至於唐詩宋詞元曲的許多其他音律限制﹐應予儘量放寬簡化﹐例如三平(仄)腳﹐孤平等等﹐並非金科玉律﹐偶而使用﹐也無傷大雅﹐古人早有前例。這個主張﹐非為標新立異﹐乃是求其簡便易行。根據這個簡單基本原則寫成的詩詞﹐不膠著於陳舊的音韻格律﹐而有推陳出新的精神﹐我們統稱為“簡體詩詞”。以前有創新思想的詩人﹐早有此類作品傳世﹐李白的長相思和秋風詞﹐白居易的花非花﹐管道昇的你儂我儂﹐曹雪芹的紅豆詞﹐近代李叔同的送別歌﹐謝冰心的相思﹐羅家倫的玉門出塞﹐胡適的瓶花﹐韋翰章的山在虛無縹緲間﹐王健的歷史的天空(三國演義連續劇片尾曲)都屬於簡體詩詞。關於簡體詩詞一般寫法和基本精神的詳細討論以及近來許多作品﹐請參閱簡體詩詞部落格和一些詩詞網站﹐例如﹕http://jianti.blogspot.com/ 。發展簡體詩詞﹐應是簡化格律﹐適應網絡時代詩歌傳播的最佳途徑。


5. 結語﹕中國詩歌將來應走的方向

高雅是一種美﹐通俗卻能引起較多人的共鳴。楚國歌者﹐唱高雅的陽春白雪﹐只有數十人相和﹐而歌唱通俗的下里巴人竟有數萬之多。唐代詩人楊炯就曾說過﹕「懦夫仰高節﹐下里繼陽春」。這說明成功的詩藝﹐必須先能普及﹐才有希望流傳廣遠。要讓廣大群眾都能欣賞﹐詩歌的內容也自然必須和社會大眾密切相關。詩聖杜甫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他能夠真切地道出亂世民間百姓疾苦﹐深深打動群眾的心靈﹐千古不衰。元稹形容他﹕「盡得古人之體勢﹐而兼今人之所獨專」﹐唐書﹕「甫渾涵汪茫﹐千彙萬狀﹐兼古今而有之」﹐杜甫的成就﹐說明詩歌必要與社會生活相關﹐亦雅亦俗﹐才能流傳千古。

詩歌是寫給現代和將來的人們看的﹔詩詞要以大眾為目標﹐所以也應特別鼓勵用簡單感人的詞句﹐抒寫與現代社會生活有密切關聯的感情和事物。尤其現代生活﹐忙碌的群眾﹐難得有足夠的閑情和時間來讀長篇詩句﹐所以﹐詩歌宜短不宜長﹐典雅清新兼而有之﹐才容易引起共鳴。

簡化音律後的簡體詩詞有比較大的自由空間﹐可以方便地溶入現代的語彙﹐更深刻地表達當代人的心聲﹐幫助中華詩歌在推陳出新的基礎上﹐邁進一步。此外﹐簡體詩詞也容易溶入外來的文化思想。這一點﹐和新詩的長處相當接近﹐只是必需注意適當地典雅用韻就好了。例如徐志摩的語體詩“偶然”和“再別康橋”﹐字句用韻調配得當﹐一直為人喜愛。可見吸收外來文化思想﹐跟我們的優雅詩歌風格﹐並無抵觸。事實上﹐排除了一些嚴謹格律﹐簡體詩詞在寫法上也很接近于唐前的古體詩。我們希望將來由簡體詩詞帶動的詩風﹐是大眾化的藝術﹐這樣才能實際地把詩歌長流的古典和現代的兩個型態接軌。錢鍾書主張縱向溝通古今﹐橫向聯繫中西﹐也就可以在簡體詩詞中實現。復興中華燦爛詩藝﹐此其時也。